社区大宴席请外来工亲自下厨表达谢意
社区书记、主任代表社区给环卫工人敬酒
▲张泽华夫妇看到社区准备了那么丰盛的午餐,可开心了
▲书记亲自炖了一锅鱼头汤,正尝味道呢
第10站:丰泽街道霞淮社区
历史:2002年6月由霞淮自然村、霞淮居委会及福华居委会整合而成
现任头家:书记林红玉主任李龙海
闽南网8月19日讯 铁铲和铁锅的碰撞声、滚滚热油的嗞嗞声、水煮沸腾的咕咕声,昨天上午,在霞淮社区的厨房里,社区工作人员热火朝天地忙活着。社区书记亲自下厨,做了一大锅鱼头豆腐汤,鲜香扑鼻;杨阿姨把菜场小摊上的蛏子全包了,做了5斤炒蛏子;有位老家在北方的工作人员,在家里做好了一大盘饺子,端过来时还热乎乎的……
忙活了一上午,白灼虾、可乐鸡翅、水饺、炒蛏、酸菜鱼……满满三桌,色香味俱全。社区邀请的一二十位外来工连吃带拿的,好不高兴。
至此,本报“幸福生活从社区开始”策划首批十个社区的最后一场互助会在霞淮社区完美落幕。
盛宴
书记亲自掌勺炖锅大补鱼头汤
说好了给社区的外来工们做一顿大餐,昨天早上8点,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就各自忙开了。
这边的灶上,架上一口大锅,林书记站在锅边,洗鱼头、备食材,打算好好露一手。“这里头有枸杞、生姜、当归,都是补身子的好料。”书记说,平时环卫工人都很辛苦,炖个鱼头汤给他们好好补补,正合适。
传说中书记最擅长的可乐鸡翅也终于现出“庐山真面目”,夹一块尝一口,绝不比饭店的大厨做得差!
担心人多不够吃蛏子一锅炒5斤
“我准备炒老蛏,炒得辣辣的,他们才会爱吃!”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杨阿姨,准备的拿手菜是炒老蛏,考虑到外来务工者的口味,她说今天这一盘会多放点辣椒。
一大早,杨阿姨就奔菜市场买材料,“我一般都找那些挑来卖的小摊贩买,越新鲜越棒”。她想着吃饭的人多,一下子就把小摊上的蛏子全包了!“平常家里三四个人,一斤可以分两次炒呢,今天这锅5斤!”这可能是杨阿姨这辈子第一次“对付”那么多蛏子!
除了自己的菜肴外,杨阿姨在锅台边还真闲不住,一会儿帮着熬鱼汤,一会儿帮着炒苦瓜。每每有新菜出锅,她就热情地招呼其他人“尝尝,尝尝,味道怎么样”,一转身,她又端着盘子忙别的去了。
喷香醋肉“尚好呷”刀拍黄瓜降降火
小杜正在屋里专心揉着五花肉。做醋肉,五花肉最好不过了。她还加了蒜头和白糖,这样炸出来的醋肉不仅香,还有点焦糖色。经过小杜的精心调味,4斤多醋肉,出锅不久,就被一抢而空,大家还开玩笑说,这水平足够去摆摊卖了。
电饭锅也没闲着,里面蒸着小许带来的肉夹包,出锅后再配上一块小梁做的红烧肉,啧啧啧,人间美味啊。
鉴于社区的地方不大,施展空间有限,还有不少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在家里做好了再打包过来。
新来的工作人员文君带来了凉拌豆芽和拍黄瓜,也颇受欢迎。“拍了5条黄瓜,我的手到现在还在发抖呢!”虽说是第一次做,但没想到挺“畅销”的。
社区请客真丰盛吃不完还能打包
“快十二点了。”计生办的杨大姐赶紧组织大伙,布置饭桌、碗筷、上菜。二十几道菜,拍黄瓜、酸菜鱼、白灼虾、炸馒头、炒乌鸡、清炒苦瓜……丰盛得都快赶上人家办喜酒了。
“太好吃了,想不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艺都这么好啊!”“这道酸菜鱼挺对我胃口,做得地道!”“老伴,尝尝这个炸醋肉,回头咱也回家学着做。”吃着社区工作人员亲自下厨做的菜,大家赞不绝口。
54岁的张泽华和50岁的王洪素是对夫妻,来自四川,在霞淮社区当了2年多环卫工,平时两人轮流负责霞淮街的保洁工作。“平时中午也得干活,老婆回家做饭,我就替她,等她吃好了,我再回家吃,午饭和晚饭都很少在一块吃,这次真是机会难得,太谢谢了!”
“大家都辛苦了,谢谢你们!都多吃点,不要客气!”吃到一半,林书记和李主任还带着工作人员给外来工们敬“酒”。因为大家下午还得上班,所以以饮料代替,不过谁在意呢,心意最重要。
一顿饭说说笑笑,时间倒也过得真快,等大家都吃饱了,菜还剩很多。有人提议说打包,这个好主意一下子就得到了大家行动上的支持,“我要白灼虾”、“给我奶香馒头”……
社区请的这顿大餐,大家连吃带拿的,实在开心。
便民
雨中搭起小帐篷验光配镜很受宠
昨天上午9点,本报968111便民队伍准时进驻霞淮社区,在霞淮菜市场附近的空地上支起了红色的小帐篷,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厝边。
除了灭蟑、灭鼠等上门服务外,在现场,明视眼镜免费帮老人验光赠送老花镜的服务最受欢迎。59岁的王大伯在验光仪上测过后,工作人员立即送上一副免费的老花镜。老花镜往鼻梁上一架,拿起桌上的海都报一看,“哟,果然看得很清楚!”
全友家居现场提供免费的家具维修和沙发保养,也吸引了不少顾客,连隔壁东淮社区的施阿姨也来了。(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张帆 吴佳弘 李秋云 黄启鹏 实习生 林莹莹 海都小记者 王棋臻 施魏涵 文/图)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